當前,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正在經濟社會各領域掀起一場系統性的綠色變革。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門類及技術產品開展碳核算,如何算準數據?推動節能降碳與清潔能源利用,如何計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鋼鐵行業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發展低碳、零碳乃至碳中和鋼鐵技術是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也是產業綠色轉型的重點方向
跨界光伏已成為新時尚,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2022年以來跨界光伏的企業已有近百家。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昔日跨界企業以電站投資為主,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光伏制造領域。光伏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相關電池、
近日,光伏們獲悉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批風光基地項目清單已制成下發,共計超10GW風光項目入選,其中風電項目超9GW,光伏項目近1.5GW。與此同時,內蒙古自治區還印發了約12GW的備選風、光項目清單。結合此前內蒙古印發、
海洋是最嚴酷的自然腐蝕環境,侯保榮院士認為,浪濺區、異型構件、精密電子器件的防腐蝕,海洋生物污損,以及防腐涂料的國產化,都是海上風電行業要集中解決的問題。從成本和安全角度考慮,海上風電防腐蝕工作要打好
隨著風電和光伏在發電量中所占比例持續增長,發電過剩和短缺的變化或將從到每小時或每日擴展到季節性時間尺度。解決可再生能源的季節性變化意味著在電力系統中,全年都需要不同程度的靈活性資源。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